文献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文献资料

阚阅,马文婷:微证书的大功用: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三维图景

日期:2022-09-28 11:26:21}浏览数:

摘要:欧盟范围内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需求和使用日益增长,但相关标准的缺失限制了其透明度、认可度和可移植性。为此,欧盟在构成要素、价值功能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提供欧洲通用的微证书。欧盟提出了微证书的通用定义、标准元素、设计和颁发的基本原则,强调微证书在促进终身学习方面的意义,并采用嵌入式策略将微证书纳入已有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质量保证体系、学分系统和认证机制中。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设想与实践,将对欧洲就业技能和终身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微证书;高等教育;终身学习;欧盟

近年来,微证书(micro-credentials)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业成果证明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线上教学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在全球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微证书视为更小学习模块的成果证明,强调其在数字证书(digitalcredentialing)生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价值。[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微证书虽然是“不被相关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独立于正规教育资格的证书”,然而它正发展成为传统“大证书”(macro-credentials)的“替代证书”(alternativecredentials)。[2]在国家层面,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正在大力推进微证书的研究与应用。

在欧盟范围内,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需求和使用日益增加,但因缺乏统一的定义、描述和识别标准,引发了欧盟成员国对其价值、质量、认可度、透明度和可移植性的担忧。[3]为此,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从超国家层面着力探索微证书的使用方法,形成了《微证书用户指南》(TheMicro-CredentialUsers’Guide)、《欧洲微证书方法》(AEuropeanApproachtoMicro-credentials)、《关于欧洲终身学习和就业微证书方法建议的理事会提案》(ProposalforaCouncilRecommendationonaEuropeanApproachtoMicro-credentialsforLifelongLearningandEmployability)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从微证书的构成要素(微证书是什么)、价值功能(微证书有什么用)、作用机制(微证书怎么使用)三个维度,规划了欧洲通用的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图景。

一、需求与布局: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顶层设计

1.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现实需求

在欧盟范围内,驱动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劳动力市场性质变化带来的技能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变整个欧洲的技能和就业环境。疫情期间,欧盟采取的封锁措施对其整个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或被迫寻找短期工作。[4]同时,随着技术的深度变革,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极易对欧盟国家的工作岗位产生影响,新技术将重塑欧盟数百万个工作岗位。[5]这些都对个体和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即工作不再是终生的,个体需要不断地及时更新有用的技能。为保持欧洲的可持续性竞争力,实现疫情后的社会复原,“欧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转变技能发展范式”[6]。因此,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欧盟理事会(CounciloftheEuropeanUnion)与欧洲社会伙伴以及民间社会组织达成“波尔图宣言”(PortoSocialCommitment),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每年至少有60%的成年人应该参加培训”以及“至少有78%的20至64岁成年人应该有工作”等社会目标。[7]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加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予以支持。

新形势下,传统的高等教育资格证书不再是未来职业和工作保障的唯一考量,反而因其与就业需求不能有效匹配、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受到质疑,未来工作需要的是技能而不仅仅是学历资格。[8]与此相比,微证书作为个体特定技能的有效凭据,因具有允许定制、快速访问和技能再发展等特征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欢迎。随着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需求日渐增加,其可信度和透明度成为欧盟层面必须直面的话题,要求欧盟在相关标准中补充相应的微证书质量标准和互认措施,以避免产生“文凭工厂”和学术欺诈[9],同时实现微证书在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验证、互认和流动。

2.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图景构画

欧盟委员会很早就启动并资助了与微证书相关的研究项目,召集成员国政府、质量保证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专家和从业者,对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现状、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价值功能和作用机制等展开调查,形成了系列文件,为在欧盟层面定义和使用微证书提供指导。

2018年,欧盟委员会资助“通过高等教育微证书支持未来卓越学习”(SupportFutureLearningExcellencethroughMicro-credentiallinginHigherEducation)项目,旨在对欧洲高等教育模块化和微证书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预测高等教育持续模块化对高等教育机构产生的影响,同时评估欧盟微证书承认工具的可使用性。该项目形成的《微证书用户指南》提供了实施短期学习计划的指南以及有用的工具链接,为欧盟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微证书使用提供指导。[10]此后,2020年欧盟委员会结合“伊拉斯谟+计划关键行动三”(Erasmus+KA3),推出了为期两年(2020-2022年)的“与博洛尼亚关键承诺相关的微证书”(Micro-credentialsLinkedtotheBolognaKeyCommitments)项目。在该项目框架内,欧洲高等教育区相关国家指定代表建立了三个工作小组,以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的三项关键承诺,即质量保证、资格承认和资格框架、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ECTS)。[11]该项目形成的《欧洲微证书方法》将重点放在国家资格框架(NQF)、欧洲高等教育区资格框架(QF-EHEA)以及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上,让参与博洛尼亚进程后续工作组(BOFG)的工作人员和利益相关者探索是否以及如何使用、调整现有的欧洲高等教育互认工具以适用于微证书。

2020年9月,欧盟委员会将“提供欧洲通用的微证书”作为实现“欧洲教育区”(EEA)的12项旗舰行动之一,制定了五年(2021-2025年)内实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使用和承认微证书的规划。[12]至此,高等教育微证书在欧盟被赋予了更加宏观的使命。2021年12月,根据微证书的项目研究和社会咨询结果,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欧洲终身学习和就业微证书方法建议的理事会提案》。作为引领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微证书实施的建议和指南,该提案为微证书的通用定义、共同要素特征及采用、验证和承认提供了行动路线。

二、分散与趋同: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构成要素

微证书的定义、内容和识别标准等基本要素的相似或趋同,是其在欧盟各成员国以及各高等教育系统中被使用和承认的重要前提。为此,欧盟致力于提供一套欧洲通用的微证书要素识别方法,以提升成员国高等教育微证书的认可度、透明度和流动性。

1.微证书的定义

何为微证书?在欧盟范围内,微证书的表述多样且语义繁杂。在高等教育领域,微证书的同义词包括“替代证书”、“数字徽章”(digitalbadges)、“微证明”(microcertifications)、“迷你学位”(minidegrees)等,这些表述通常由颁发机构互换使用并以不同的方式定义。对微证书下定义,其挑战主要源于操作的复杂性,微证书的提供者会根据自身需求不断扩展微证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多种定义和类型。[13]

欧盟范围内微证书的定义多种多样,其发展经历了从只关注短期学习到关注短期学习及其成果证明的变化。第一,强调短期学习的定义。这类定义的重点集中在学习或课程上,对微证书本身没有作过多的描述。例如,欧洲远程教学大学协会(EADTU)跳出微证书本身,对“短期学习计划”(SLP)作出定义,认为“短期学习计划是一组具有共同主题的课程(单元、模块或其他学习板块),专注于社会中的特定需求,可用作成人学习者正规学位的一部分”[14]。该定义并没有描述微证书这一概念本身,而是侧重于课程层面,将短期课程当作多门课程的组合。同样,欧盟创新大学联盟(ECIU)认为,微证书是“一种学习证明,可以累积成更大的证书或学位,是个人学习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证明”。[15]这一定义体现出了微证书可累积的特点,但更加强调个体的短期学习。

第二,包含短期学习和成果认证两个层次的定义。这类定义出现在欧盟关于微证书的项目研究中,微证书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延伸。“通过高等教育微证书支持未来卓越学习”项目认为,“微证书是证书的一个子单元,可以累积成更大的证书或学位,或者成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如数字徽章、经验证的证书、微硕士学位和迷你学位”[16]。该定义强调了高等教育微证书的内部一致性,认为微证书可以累积成更大的学位,而这一组合过程可能会对认可和质量保证过程产生影响。“与博洛尼亚关键承诺相关的微证书”项目认为,“微证书是短期学习经验之后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证明,这些学习成果根据透明的标准进行评估形成认证文件,包含微证书持有者的姓名、取得的学习成果、评估方法、颁发机构以及资格框架级别和获得的学分”[17]。这一定义包含了微证书的归属权、质量保证和标准信息,体现出其可共享、可移植、可累积性的特征,是欧盟微证书定义的雏形。

在不同的定义下,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可根据时间投入和提供者分为三类。[18]一是技能微证书(skill-credentials)。这类微证书通常需要4-12学时,在非正规教育中获得,没有外部质量保证。通常来说,这类证书与特定技能相关,代表了一种承认和证明个体技能、知识、能力和成就的方式。二是微证书模块(micro-credentialmodules)。这类微证书需要25-150学时,在正规教育范围内获得(包括评估),由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其质量。这类微证书侧重学术技能,通常与学位课程分开,可以重新组合构成更大的课程,与一系列学习成果的获得有关。三是短期学习计划的证书。从严格意义上说,短期学习计划的证书是微观资格的同义词,通常需要150-1500学时,在正规教育范围内才能获得,该类微证书始终由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确保其质量,可以反映到国家资格框架中,作为“部分资格”或特殊类别的“微资格”,与特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相关联。

2.欧洲通用的微证书要素

欧盟委员会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微证书定义、颁发、描述和识别要素,为欧盟层面微证书的使用和比较提供指南。其一,明确微证书的定义。微证书是指学习者在短期学习后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记录,学习成果由透明的标准进行评估,学习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响应社会、个人、文化或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特定知识、技能和能力,微证书以遵循相关部门或活动领域商定标准的质量保证为基础,归学习者所有,可共享、可移植、可独立使用、可组合成更大的证书。[19]这一通用定义对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习成果评估、微证书质量保证和使用性质都作出了描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二,明确微证书的组成。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微证书应当包含11项必备元素,包括学习者信息、微证书名称、颁发者所在国家/地区、颁发机构、颁发日期、学习成果、完成学习成果所用的工作量(尽可能以ECTS学分计算)、微证书的级别(质量框架使用和周期)、评估类型、学习形式、支持微证书的质量保证类型。[20]这些内容描述了微证书的要素,强调了微证书的关键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微证书的可信度和质量。其三,明确微证书颁发和使用的原则。欧盟委员会提出了10项原则(见表1),明确了微证书的性质,并就微证书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指导。

图片

三、灵活与多样: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价值功能

1.为通过微证书促进终身学习提供政策保障

自2002年欧盟理事会通过关于终身学习的决议以来,“承认相关技能和资格”(包括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获得的技能和资格)的灵活性、透明度和高质量一直是欧盟政策的优先事项。[21]此后,在欧盟制定的支持灵活的终身学习和技能再培训政策中,短期学习及其成果证明的价值不断被强调。而优质、包容的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作为“欧洲社会权利支柱”(EuropeanPillarofSocialRights)的首要原则,也是维持欧洲竞争力的关键。

在欧盟政策语境中,高等教育微证书经常与“终身学习”、“技能”、“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等关键词紧密相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欧盟发布系列政策文件,不断重申微证书对促进终身学习的价值。在《理事会关于欧洲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的决议(2021-2030年)》(CouncilResolutiononaStrategicFrameworkforEuropeanCooperationinEducationandTrainingtowardstheEuropeanEducationAreaandbeyond(2021-2030))中,欧盟理事会肯定了高等教育微证书在支持终身学习和包容多样化学生群体方面的价值,认为“探索微证书的概念和使用首先有助于拓宽学习机会,同时通过提供更灵活和模块化的学习路径增强包容性,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22]。在《欧洲可持续竞争力、社会公平与抗逆技能议程》(EuropeanSkillsAgendaforSustainableCompetitiveness,SocialFairnessandResilience)中,欧盟委员会将提供通用的微证书视为支持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的三项政策行动之一,同时提出,为提升微证书的可信度以及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的流动性,欧盟将采取新举措来解决微证书的质量和透明度问题,寻求将微证书纳入国家资格框架中并研发微证书的储存工具。[23]欧盟委员会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DigitalEducationActionPlan(2021-2027))中也提出,将努力在数字教育内容、工具和平台层面支持教育机构发挥其作为终身学习提供者的作用,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灵活、可获取的学习机会,采用微证书支持短期学习成果。[24]这些政策文件为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话语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在促进终身学习中的潜力

作为应对疫情、实现欧洲社会复苏的一种政策考量,欧盟强调微证书在促进终身学习方面的意义,同时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机构在其中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欧盟理事会在关于“欧洲大学倡议”(EuropeanUniversitiesInitiative)的文件中,呼吁各成员国“共同探索必要的步骤,测试高等教育机构对微证书的使用,以帮助扩大个体学习机会并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25]。因微证书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欧盟将其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机遇。其一,通过微证书,高等教育机构可为更多的学习者服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更多的学习者希望获取高等教育资源。而高等教育微证书可通过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多种渠道提供,满足难民、因社会地位低下而缺少学习机会的人、经济弱势者、技能低下者、少数民族、有移民背景的学习者、残疾人、老年人等多元群体的学习,在群体上更具包容性。[26]其二,通过微证书,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课程的方式将更加灵活。微证书作为欧盟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创新力量,刺激了高等教育系统对终身学习的重视,高等教育机构可随时随地提供短期课程。当然,高等教育微证书虽然以学习者为中心,允许个体在其一生中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发展和技能再培训,但它不会取代传统的学历资格。

出于试点和试验的目的,欧盟委员会支持ECIU开展微证书的使用,探索促进终身学习的路径。ECIU采用创新方法开展终身高等教育,其核心路径是以微证书为中心的个性化技能和能力发展,允许学习者选择任何适合的微证书。[27]2021年,ECIU发布《为微证书运动铺平道路:欧洲创新大学联盟的大学微证书白皮书》(PavingtheRoadfortheMicro-credentialsMovement:ECIUUniversityWhitePaperonMicro-credentials),强调使用微证书是高等教育机构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机会,认为这是高等教育机构同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保持一致的重要手段。[28]ECIU的实践探索为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微证书促进终身学习提供了先行经验。

3.重视微证书在沟通多元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欧盟以微证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为依据,肯定了微证书在多种社会系统中的沟通和连接作用。

第一,沟通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系统。在博洛尼亚进程中,整个欧盟高等教育系统的认可一直是其明确的行动路线,欧盟已有的认可体系使微证书的使用和互认成为可能,包括承认其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微证书及其所代表的学习成果和技能。基于此,出于升学目的,微证书是欧盟高等教育系统传统完整学位的另一种补充。也就是说,微证书的可累积特征,即可使多种微证书组合成一个大的证书,既可以为个体获得完整学位提供另一种可选方案,又能够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能力和技能需求。[29]

第二,沟通高等教育系统和欧洲劳动力市场两种社会系统。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保持了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尤其强调适用于劳动力市场的特定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保证微证书在这两种社会系统中的认可和使用,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和劳动力市场中新出现的技能需求,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微证书提供者、雇主和学习者等)必须建立联系。基于这一视角,微证书是欧盟了解欧洲技能需求、技能差距和技能不匹配的一种镜像呈现,为高等教育提供者与雇主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合作渠道,让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技能发展的机会。

第三,沟通高等教育系统、劳动力市场和社区生活等多种社会系统。微证书在多种社会系统中的渗透和使用,可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诚然,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依靠更大的高等教育格局,这有赖于欧盟构建高度信任的社会系统,需要高等教育承认个体在一生和各个领域中的所有学习成果。也就是说,个体的学习和生活是复杂的、多阶段的、非线性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以学习者为中心且为学习者的发展服务。

四、嵌入与融合: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作用机制

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开发和使用具有非排他性,体现为充分利用现有的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技术工具,即在现有国家和机构层面的管理流程和治理机制基础上,与现有的政策规定保持一致,将微证书纳入其中。

1.可嵌入微证书的资格框架

在欧盟层面,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资格框架。一是2008年推出的“欧洲终身教育和培训资格框架”(EQF),其目的是将不同国家的资格体系与欧盟的资格体系进行对比,在国家资格体系之间建立对比和参照关系,确保欧洲各类资格的透明性和相互信任。该框架于2017年修订,强调了整个欧洲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目标。二是博洛尼亚进程确立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资格框架”(QF-EHEA),该框架的目的是保证国家高等教育框架与其包含的资格之间关系的透明度,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格的衔接机制。这两种框架彼此完全兼容,相当于欧盟成员国资格框架的“翻译”工具,其所具有的透明性、可比性和迁移性特征,是将微证书纳入其中的重要保障。

信任和可读性是承认微证书的前提基础,因此,以透明的方式理解和比较学习成果有助于微证书的累计和转化。在欧洲层面,现有相关资格框架的可比性和信任度,可以将微证书与资格框架中的资格级别相关联。[30]换言之,欧盟成员国现存的国家资格框架能够为微证书代表的学习成果水平和资格级别评定提供潜在的基础。鉴于一些欧盟成员国不允许国家资格框架中包含非正规资格,因此是否需要调整国家资格框架以纳入微证书,欧盟认为需要结合各个国家的情况。《欧洲微证书方法》提出了两种匹配国家资格框架的微证书:其一,由正规教育机构颁发的微证书,可以与“欧洲终身教育和培训资格框架”和ECTS学分系统(或其他学分系统)保持一致;其二,由非正规教育机构颁发的微证书,可由各成员国自行判断。[31]

2.可嵌入微证书的质量保证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博洛尼亚进程成功推进的关键要素之一。通常来说,高等教育资格承认机制和质量保证标准能够并且应该适用于任何新形式(包括微证书)的学习、承认和资格认证,但需要更新和补充现有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措施。[32]根据《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StandardsandGuidelinesforQualityAssuranceintheEuropeanHigherEducationArea),相互关联的内部质量保证、外部质量保证和质量保证机构共同构成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格局。[33]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所有课程都必须由相关机构确保其内部质量,同时每门课程或整个高等教育机构都需要进行定期的外部质量评估。

欧盟层面存在两种微证书质量保证路径:质量保证机构和基于微证书项目的质量保证,对二者进行区分是确保微证书质量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4]其一,由高等教育机构颁发并认证、被相关质量保证机构审计文件明确提及的微证书,其质量声誉通常是被信任的。其二,在相关项目中颁发的微证书,如短期学习项目、混合学习项目和在线学习项目等非学位项目的微证书,其认证机制和质量保证需要通过其他质量工具来建立互信。如在欧盟资助的“卓越”项目中,欧洲远程教学大学协会开发了一个关于在线学习的质量保证和基准测试工具,是欧洲在线和混合学习环境中内外部质量保证的参考案例。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微证书的质量保证,需要审查国家法规或机构文件,将其纳入《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质量保证体系中,同时将与高等教育学位相同的质量保证原则应用于微证书。[35]对于通过在线或混合形式课程获得的高等教育微证书,需要对现有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措施进行补充,考虑数字化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确保安全性和透明性。[36]

3.可嵌入微证书的学分系统

欧洲高等教育区ECTS学分系统是将微证书纳入博洛尼亚进程中的重要工具。欧盟也将ECTS学分系统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有效工具,致力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灵活性和质量,使其能够充分适应教育模块化带来的变化,提高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之间的学习转换。

关于如何将微证书纳入ECTS学分系统,欧盟层面探讨了适用性和累积性的问题。其一,关于已有的ECTS学分系统是否适用于微证书。ECTS学分系统被欧洲高等教育区49个国家广泛使用,是一种公认可以使学习成果和课程更加透明的机制。[37]《2015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用户指南》(ECTSUsers’Guide2015)已经对符合模块化学习成果的学分使用作出了规定。[38]同时,鉴于ECTS学分系统基于学习成果并使学习可以被衡量的特征,有助于微证书学习成果的呈现,因此可以用于欧盟层面高等教育微证书的成绩单或证书。在实践应用中,获取微证书所修课程时长与学分数量范围的匹配有所差异。例如,欧洲慕课联盟的“通用微证书框架”(CMF)100至150个学时的课程时长相当于4至6个ECTS学分。[39]其二,关于多个微证书的可累积性。由欧盟“伊拉斯谟+2020计划”(Erasmus+2020Programme)资助开发的“验证”(credentify),是首个基于区块链的微证书交流平台,使高等教育机构能够颁发且学生可以接受使用ECTS学分系统累积的微证书。[40]欧盟ECTS学分系统让多个微证书在数量上进行累积成为可能,但是微证书的累积意味着学分的累积,而高等教育学位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因此需要考虑关于微证书数量的累积程度及其与高等教育学位之间的关系。欧盟肯定了ECTS学分系统在微证书累积过程中的可行性,认为1个微证书意味着“至少1个ECTS学分”,但同时强调不能将多个微证书自动累积成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学位。[41]也就是说,微证书与ECTS学分系统相联系,对微证书累积量的衡定标准是大于1个ECTS学分但少于完整学位所需的ECTS学分。

4.可嵌入微证书的认可机制

欧盟成员国在学业和就业所需的高等教育学位、文凭和证书等资格认可方面有着良好的法律基础和实践经验,为高等教育微证书的识别和承认提供了透明、可信任的基础。欧洲委员会(COE)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制定的《欧洲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格公约》(ConventionontheRecognitionofQualificationsconcerningHigherEducationintheEuropeanRegion),是欧盟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资格互认的法律框架。欧盟理事会建议成员国消除高等教育机构件可能存在的资格互认障碍,达成“资格自动互认”,即“由一个成员国颁发的某一级别的资格有权进入其他成员国下一级别的高等教育课程,而无须经过任何单独的认可程序”。[42]这些基础性法律文件也构成了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微证书相互认可标准程序的起点,在欧盟高等教育机构已有的合作关系框架中,微证书更容易获得相互认可甚至可以发展为自动互认。

为解决微证书承认中的生成、颁发、储存、识别和共享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借助“欧洲学生卡倡议”(ESCI)和“欧洲通行证数字证书”(EuropassDigitalCredentials),采用数字化方案确保微证书互认过程中的一致性。一方面,“欧洲学生卡倡议”符合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交换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无缝过渡,为学生提供访问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线课程和服务的机会,促进虚拟流动和混合学习。[43]该倡议的核心是“伊拉斯谟无纸化”(ErasmusWithoutPaper),欧盟委员会宣布所有参与“伊拉斯谟+计划”的高等教育机构将逐渐开始使用“伊拉斯谟无纸化网络”(EWPN)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交换学生流动数据。[44]该网络允许对流动性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发送和接收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绩传输,为微证书的流动、识别和承认提供了可信任的渠道。另一方面,“欧洲通行证数字证书”依托“欧洲数字凭证基础设施”(EDCI),通过安全、值得信赖和可防欺诈的数字基础设施有效地颁发学位或职业培训资格、学徒证书,搭载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微证书和学习者数据的共享、交换和验证。[45]“欧洲通行证数字证书”服务于各个层次的终身学习,建立在数据模型上,可以描述包括微证书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学习成果。


        

五、结 语


在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尝试将微证书与短期课程成果相联系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相关文件中常有将高等教育“拆分”为更小模块或课程的讨论,此前存在已久的慕课也是其中一例。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微证书热潮,在肯定其价值的声音中,另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只是一场“类似于2012年关于慕课的炒作”[46],或者认为这种热潮只不过是一种会过时的“时尚”与“学习创新剧场”的另一个案例[47]。尽管存在不同的意见和评价,但欧盟的政策规则显然将微证书视为“欧洲社会权利支柱”背景下的创新之举,并为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和承认制定了五年行动方案。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三维图景,明确了欧洲通用的微证书方法,避免因定义和标准的混乱而妨碍其在整个欧盟的可比性、认可度和可移植性。同时,微证书与劳动力市场相关,欧盟强调其不断支持技能发展的作用以及助力形成终身学习文化的价值。而对于如何使用微证书,欧盟业已运作有序的资格框架、质量认证、资格承认等机制将发挥整合性和协同性的作用。可以预期,随着欧盟高等教育微证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创新举措会对欧洲劳动力市场技能供应和终身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