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文献资料

中国教科院课题组:扎根中国大地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日期:2022-07-08 16:01:52}浏览数:

高等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 20 余次深入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视察指导、与师生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累计给高校师生回信 20 余次。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把高等教育放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知识创新、加快技术升级、加速产业转型的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综合研判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准确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论断,夯实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石,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容概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现在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署名文章及其作出的重要批示和指示之中,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坐标和发展方向。

(一)办中国特色的大学 坚持特色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教育主张。2005 年 9 月,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明确提出,“发挥优势,特色兴校”、“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为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探索道路。2014 年 5 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明确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论断。强调“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国际视野”和“扎根本土”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等教育既要坚持开放办学又要立足国情实际的辩证思考,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个全新的命题。2016 年 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办中国特色大学,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底层逻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018 年 9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九个坚持”。“九个坚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坐标,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2021 年 4 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2022 年 4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大学”的思路逐渐明晰,思想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么办大学”的问题。

(二)推动“双一流”建设 2007 年 1 月,他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加快建设一流的学科、创造一流的成果、实现一流的效益、造就一流的人才”。“四个一流”的表述,丰富了一流大学建设的内涵,明确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2015 年 8 月和 2021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会议,分别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启了两轮“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对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一流大学的内涵作出重要论断,也从实践层面指明建设“双一流”的路径方法。2018 年 5 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双一流”要做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2021 年 4 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党在高校办学中的政治领导地位。

加强一流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018年 5 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6 年 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2022 年 4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素质能力建设指明方向。

(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凸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性和关键性地位及其基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规律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的判断和要求。一是揭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坚持为学生服务的立场、情感和作风。2022 年 4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上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要学会“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本质的论断,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是一门思想理论课的教育属性,为开展高校思政工作提供理论指引。二是剖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三个规律”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成长特点的规律性认识,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时代特征。三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论指导。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整合学科课程和思政课程资源,发挥整体育人优势。“课程思政”,体现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扭转了传统单科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窄化、淡化、边缘化的不利局面。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从学科融合发展走向学段衔接发展新阶段。

(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着眼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满足未来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8 年 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发展目标。2021 年 9 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中国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战略须坚持自主培养的发展道路。“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两个完全”论断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战略自主的信心和定力。“人才培养首先要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为高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指明方向。

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关键在于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新的评价理念扭转了不利于人才发展的“五唯”价值倾向,重新树立符合新时代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价值导向。

(五)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 站在全人类和平发展和文明存续的全局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实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发挥高等教育促进文明对话、增进互信的关键性作用,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发展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2014 年6 月,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把国际交流合作作为聚集一流学者的重要平台,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面对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浪潮,2015 年 4 月,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 年 9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2021 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在2021 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为高等教育开放新格局谋划布局,为实现全人类文明和谐共生、交流互鉴描绘美好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扣时代脉搏、着眼中国实际、贴近人民关切、面向人类未来,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

(一)价值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国情特殊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发展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个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深刻体现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化、特色化发展的文化自信和道路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为新时代办怎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提供理论指引和价值遵循。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创立和建设了一批不同于旧式教育的新学校,探索了新式办学模式,如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党领导的高等教育实践探索,为社会主义办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注入了鲜明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党百年奋斗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根植于党的精神血脉之中,贯穿党创办、领导、发展新型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进新阶段,必须发扬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新思路。长期以来,因为先发优势,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作为样板外推到世界其他国家。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都面临着“西方化”或“被西方化”的挑战。实践证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唯一解”,更不是“最优解”。作为后发型国家,一味地模仿和照搬,没有立足自身的思考和创设,这样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成功。发展中国家须立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化传统和制度性差异,规避机械模仿引起的水土不服和制度失灵。
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辩证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坚持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作为高等教育大国,中国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大高等教育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文交流、项目合作、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针对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二)发展目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统筹考虑、全盘谋划,突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性地位,赋予高等教育新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我国全面开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发展转型矛盾多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红利、最重要的牵引力就是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何为的理论问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同向而行,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为”的表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紧密联系的规律性认识。民族救亡图存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大学不可能像西方大学那样,只是以知识生产和学术发展为己任;而是还要担负着促进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使命。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任何一个强国对高等教育服务能力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国家的强盛依赖于其大学的强盛,哪里是世界大学的中心,哪里就是世界的科技中心,哪里就是世界的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坚持系统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部分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系统性思维要求把高等教育作为发展的整体,正确处理好子系统与整体、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例如,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关系、“双一流”高校与“双非”高校的关系、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等。引导和支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关键要有一批高水平大学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发挥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优质高校群体、形成头雁效应,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关键要发挥好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必须要主动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胸怀“国之大者”,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战略性人才、卓越工程师、领军型人才和大先生。学科专业发展的“小逻辑”要服从国家发展需要的“大逻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新兴科技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学科、应用型学科和紧缺类学科的布局和发展。

(三)路径选择: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推动”到“实现”,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柔性的口号转变为刚性的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则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在区域间、学校间、群体间的获得性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解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金钥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高等教育新矛盾和世界高等教育新趋势作出的重要论断。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于,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公平,让人人都能享受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快步迈入普及化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在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增强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中国用 17 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要用 30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走完的‘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化,打破了教育权益的垄断,让高等教育不再是部分人的特权,而是属于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平民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教育期盼。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高等教育不但要继续把“蛋糕”做大做好;还要优化资源分配方式,把“蛋糕”切好分好。加大优质资源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努力缩小高等教育资源在校际、区域、群体中的差距,实现“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的承诺。
内涵式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由总量性矛盾向结构性矛盾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特别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提升质量的关键,是加强本科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21 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轮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热潮。无论美国的重塑本科教育运动,还是欧洲的高等教育区建设,抑或英国制定的“教学卓越框架”,目光均瞄准本科教育。2018 年 6 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决扭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压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提高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强基固本。

(四)根本保障: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 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我国高等教育“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出的历史结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党对高校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很顺利;什么时候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弱化,高等教育事业就难以实现健康发展。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首要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压实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高校须准确理解和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发挥其对高校事业发展顶层谋划、把舵定向的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委能力建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形成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关键在于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办学治校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党的各项政治原则、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的各要素、各环节、全流程。“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实践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或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突破性进展,多领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结构日趋完善,逐步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在学总规模持续“双增长”,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跨越式转变。同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高校实施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践,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稳步增长,源源不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人才。据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 2013 年的 3 460 万人迅速增长到 2021 年的4 430 万人,增长了 28.03%,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增,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践行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也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积累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8 年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达到53.5%;比 2015 年的 42.5%提高了 11 个百分点,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高等教育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升,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70 多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包括 1999 年高校扩招、2019 年高等职业(专科)院校扩招等,促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现历史性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2013 年的 34.5%增长到 2021 年的 57.8%,提高了 23.3 个百分点,达到或超过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201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0%,提前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 202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的目标。2019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51.6%,进入了特罗(Trow,M.)所描述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慕课和在线教育规模创历史新高,形成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范式。近几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从建设走向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 1.0 时代向 2.0 时代的迈进。一方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高校实施了“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超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创新了教育教学样态。全国本科高校共有 108 万教师开出课程合计 1 719 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 35 亿人次。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了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慕课发展北京宣言》,形成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慕课发展的中国范式。截至 2022 年 2 月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 5.25 万门,注册用户达3.7 亿,超过 3.3 亿人次在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二)彰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质量成效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务院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赓续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实现了从外延发展到内涵提升的历史性转折。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高频词”。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会议中,均有所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成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思政课,同时也加大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十三五”时期,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 8 个省(区、市)、25 所高校 、92 个院系开展“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2021 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 31 省(市)开展的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 ,思政课入围学生最喜欢课程榜单前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生动,能打动自己。同时,教育部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699 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 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30 个。

多措并举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以提质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高质量人才。自 2009 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来,2019 年再次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已在 77 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 288 个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破解“卡脖子”核心技术和提升国家科研实力储备了高素质人才。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启动关键紧缺领域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通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撬动人才培养范式的全方位改革。累计实施 1 457 项新工科项目,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教育部启动实施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认定 8 031 个国家级、8 632 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 3 559 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通过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高校“学习革命”,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面铺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 3 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 1.1 万余门,超过 1 000 所高校的 139 万名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五大洲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03 万个团队、2 533 万名大学生参赛。高校科研创新水平日益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高校科研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涌现。首先,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数不断增加,由 2013年的 123 项增加到 2019 年的 159 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由 50.0%提高到 66.5%。其次,高校建立 60% 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人才储备日益增强。另外,“十三五”以来,高校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19 年,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1.3 万项,合同总金额 67.5 亿元,分别较 2016 年增长 45.1%和 34.3%。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重点建设高校群体的质量决定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一系列重点高校建设政策措施,特别是“211 工程”、“985 工程”的实施,为建设“双一流”高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015 年,国家印发《总体方案》;2017 年,公布了首批 140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17 年,把“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项目实施以来,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发挥主力作用,共承担 61%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和73%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超过 50%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一依托单位是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因得到财政与政策支持而发展迅速,其培养的拔尖人才、产出的高水平成果,有力地支撑了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2022 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 147 所高校及学科名单公布,高等教育高质量建设向纵深推进。

(三)形成日趋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加快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区域结构,使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求。
 普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专科学校各占半壁江山,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发展。近年来,政府通过多种举措全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提升,基本形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结构。总体来看,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学校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普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专科学校各占半壁江山。2022 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 2 759 所,比 2013年增长 10.76%。其中,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数量快速增长以及新增的本科层次职业试点学校,都是实现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院校的作用不可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办院校发展较为稳定,民办院校占普通院校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28%左右。近几年,独立学院转设成为民办院校结构调整的重点。

高校在校生结构日趋完善,高等教育层次不断优化。围绕国家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动态调整高等教育在校生结构,越来越多家庭实现大学生“零的突破”。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受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政策的影响,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为扩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奠定了基础。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校研究生规模稳步增长,从 2013 年的 179.40 万人上升到 2021 年的333.24 万人。2017 年,在校研究生人数专业学位首次超过学术学位,且成趋势。“十三五”期间,授予博士学位 33 万人,硕士学位339 万人。职业本专科在校生和专业学位在校研究生规模和占比的扩大,既满足我国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需要,也符合国际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结构需求。
 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布局逐步完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大类为社会行业培养不同类型人才。从各学科门类和专业大类在校生数量看,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十三五”期间,部分学科门类和专业大类已根据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了各类人才的发展层次及方向,为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 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录内专业771 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 1.7 万个,撤销或停招 1 万个。2015 年以来,共有 332 所高校自主撤销 1 663 个博士硕士点,增列 1 046 个博士硕士点。总体上,随着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总体相协调。

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一带一路”等战略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实施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涉及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极大地影响或改变了所在省份高等教育布局及发展重点,提升了中西部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能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 年)》实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首先,深化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119 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 103 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 13 个省份全覆盖。其次,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依托共建机制,首批“双一流”共建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总计超过 660亿元,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经费总计超过 1 000 亿元,有效提升共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另外,高等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倾斜。“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新增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主要聚集在中西部人口大省及老少边地区。在部委所属高校持续控制属地本科招生比例的同时,加大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中东部地区研究生招生名额的投放。倾斜性招生体系,极大地增加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打通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有效阻断教育资源匮乏的代际传递。从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中西部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 2013 年的 6 个百分点缩小至 2017 年的 4 个百分点以内。

(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的不断提升,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提高,逐渐由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多项科技论文指标排名世界第二,科研竞争力明显增强。进入新时代,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我国科技论文正迈向“重质量”的新阶段。《2021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并且均排名世界第二位。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我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四个领域排在世界第一位。这说明,我国把加强引领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能够反映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实现国际实质同效。“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世界竞争态势日强,在《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影响下,我国大力加强高等工程教育,在内涵发展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2016 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标志着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截至 2020 年年底,共有 257 所普通高校的 1 600个专业通过认证,专业认证质量实现国际实质等效。2020 年,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WFME)认定通过。开展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构建世界新秩序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创新了国际交流合作形态,“在地留学教育”得到大力发展。截至 2020 年年底,共有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项目890 个(2020 年新增 83 个),覆盖 28 个省份,涉及 440 所高校、35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取得良好成效。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与东盟 10 国签署了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协议。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 30 万,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 65%。通过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吸引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既根植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为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方向引领。

(一)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转型需求,着力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以及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汲取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科学总结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内蕴和思想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处于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发展方式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转折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论断,从战略高度和理论维度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把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二)系统规划高等教育实践探索与创新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理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作出时代回应,成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探索与创新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实践探索与创新过程,历经三大节点。一是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实。高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发展阶段。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出现明显的变化,如从同质化转向多样化、从“象牙塔”式学习转向学习型社会、从共性化转向个性化、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化。这些变化体现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历史规律,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坐标、新格局。三是高等教育内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改革驱动。用评价改革来实施引导,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这突出表现在高校综合评价向分类评价、增值评价转变;教师评价改革从破“五唯”到立“四有”,评价改革的重点转向评价“初衷”。在这些重大转变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新认识”、“新探索”起着总揽全局、把舵定向的重要作用,成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实践指南。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提供了活水源泉,向世界高等教育贡献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三)明确指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发展方向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新要求、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进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着世界局势、社会发展复杂化和科技创新等严峻挑战。首先,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多样化的质量诉求、多种类的生源渠道和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必然对高等教育的招生方式、学习方法、培养模式等产生影响与冲击。其次,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公平”与“优质”的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间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短板”。再次,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出多方位需求。另外,随着世界多维度、多视角、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参与全球治理是国家实力的博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便加大了东西方对核心技术人才的争夺。面向 2035,我们要深刻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遵循,为指导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智慧源泉,为谋划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指明发展方向。百年奋斗新征程已启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为引领,围绕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前沿、国家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科学阐释中国高等教育之于世界发展的基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局为视野,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和意识形态藩篱的认识价值和创新意义,实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国际共识和世界价值共性的紧密联结。其科学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从世界走向中国”到“从中国走向世界”、再到“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发生深刻变化。首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既要充分满足国家内部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各类诉求,又要为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高等教育的中国经验。其次,新一轮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世界高等教育范式的转变,要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新动能,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展露实力与自信。另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战略选择,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必须扎根中国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才能保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能够走出新路、实现赶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既要放眼世界,更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更加高远的战略眼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和而不同”之路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作者|中国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执笔人:罗建平、桂庆平


【关闭】